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主体 • 政党及社会政治团体
词条 | 中国农工民主党 |
释义 |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简称“农工党”。中国民主党派之一。成员主要是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酝酿组党,曾以“中华革命党”名称活动。1930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改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7年改今名。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主体 • 政党及社会政治团体 中国农工民主党 简称“农工党”。中国民主党派之一。成员主要是医药卫生界和科学、文化教育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酝酿组党,曾以“中华革命党”名称活动。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任中央干部会总干事,秘密开展推翻南京政府、复兴中国革命的斗争。1935年11月10日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黄琪翔当选为总书记,提出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团结全国对日抗战,解决土地问题,实行民主等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地下转为公开活动,推举章伯钧为总联络人。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胜利后又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1947年2月2日改称今名,选举章伯钧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彭泽民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8年5月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推进改革开放以及祖国统一、振兴中华作出了重要贡献。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社团、组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