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民族理论
词条 |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
释义 |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国家从1956年起组织大批科学研究工作者对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状况的科学调查。这次调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主持,设立了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办公室,由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学院协同工作,组成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8个调查组,开展了对蒙古、藏、维吾尔、壮、苗、布依、瑶、傣、彝、黎、景颇、怒、傈僳、独龙、佤、鄂伦春、鄂温克等20个少数民族的实地调查。收集整理了这些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约1500万字。1958年,这一调查工作改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持,调查组新设了甘肃、青海、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福建8个调查组。调查组的人员最多时达千人以上。至1964年,调查任务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这次调查共编写调查资料340多种,计2900多万字;整理档案资料和文献摘录100多种,计1500多万字;拍摄少数民族科学纪录片十几部。此外还搜集了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五种丛书400余部。这些丛书为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的状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为中国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出处:民族卷 • 民族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