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逆转录病毒科 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 亦称“反转录病毒科”。一类圆球形、有包膜、具逆转录酶、含单链RNA的动物病毒。因该类病毒在基因组复制过程中需要借助逆转录酶,故名。病毒粒直径为80~100纳米。有独特的三层结构:内层为基因组核蛋白复合物,呈螺旋对称,还含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中层为二十面体衣壳,直径约60纳米;外层为源于宿主细胞膜的包膜,其上有许多由包膜糖蛋白组成的蘑菇状刺突。基因组为二倍体,由两条正链单链RNA组成,必须借助一个双链DNA中间体才能复制。具侵染性,可整合入宿主DNA中,以合成新病毒RNA基因组。寄生于人类、各种哺乳类、禽类和爬行类等脊椎动物中,引起宿主的白血病、肉瘤、贫血症和免疫缺陷症等传染病,其中包括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对紫外线和X射线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溶剂、去污剂和高温(56℃,30分钟)十分敏感。共分二亚科,即正逆转录病毒亚科(Orthoretrovirinae)和泡沫逆转录病毒亚科(Spumaretrovirinae),前者分六属,重要的如慢病毒属(Lentivirus),其代表种如可引起人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者仅一属,即泡沫病毒属(Spumavirus)。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微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