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司徒
释义
大司徒
大司徒  古代官名。掌土地、物产、户口与民众教化。《尚书·尧典》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据《周礼·地官司徒》:“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其下设小司徒、乡师、乡大夫等属官。其职责:教民礼仪刑法以使敬慎守职,辨别土壤以使稼穑树艺,风俗伦理以使慈幼养老。并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乡八刑纠万民”,“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又据《礼记·王制》:“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还负责选拔地方优秀人才推荐于中央政府。西汉末一度以之称丞相。三国后设司徒以待有资望的大臣。明、清别称户部尚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职官
大司徒  官名。(1)相传为周天子执政三官之一。(2)春秋、战国置。宋国为六卿之一,执国政。(3)《周礼》六卿之一,为地官之长。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复置。亦称“大司徒卿”。(4)汉代为三公之一。汉哀帝时罢丞相,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历代因之。(5)明、清户部尚书别称。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