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经济地理区
释义
中国经济地理区
中国经济地理区  指按中国经济地区差异,依据各区经济独特性而划分的经济地域单元。按其地域分布,全国可划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新疆八个经济地理区。按其分区目的和内容可分以下三种类型:(一) 经济协作区。1958年全国成立七个经济协作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1961年调整为六个经济协作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1978年撤销经济协作区。(二) 综合经济区。1993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提出了七大经济区方案,即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中部五省经济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东南沿海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海南及广东西部地区)、西北经济区。1996年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随着中国城市群的出现,经济区划也随之调整。2010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建立了长三角经济区。至2011年全国先后建立了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三) 经济类型区。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特区、珠海特区、汕头特区和厦门特区。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2009年设立滨海新区,2010年设立两江新区,2011年设立舟山群岛新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均属此类型。(四) 部门经济区。指根据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确定的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运输区等。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总 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