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词条 | 通事舍人 |
释义 | 通事舍人 通事舍人 官名。(1)中书省属官。亦称“中书通事舍人”、“中书舍人”。东晋始置,掌呈奏案章,多选名流充任。南朝置,渐引用有才干的寒士,兼掌诏令,入直内廷,出宣帝命,权倾天下。北朝亦称中书舍人。(2)隋初置为内史省(中书省改称)属官,员十六人,掌承旨传宣之事,从六品上。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名为通事谒者。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旧名。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承旨宣劳等事。北宋改隶閤门司,亦称閤门通事舍人。辽、金亦置。元代置于侍仪司。明沿置。后侍仪司改为殿廷仪礼司(鸿胪寺),遂罢。(3)北魏门下省属官。(4)东宫属官。南朝齐、梁、陈置,亦称“东宫通事舍人”。隋初隶太子典书坊,掌导引东宫官员辞见,承令劳问。唐隶太子右春坊。明隶詹事府。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省。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