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词条 | 本色教会运动 |
释义 | 本色教会运动 本色教会运动 基督教会使其信仰、教义及礼仪与其传播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运动。包括传教观念和方法上的本色化,以及地方或民族教会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其自立发展。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中国和德·诺彼利(Roberto de Nobili,1577—1656)在印度的传教活动曾被视为近代教会本色化的初步尝试,但这种努力在18世纪被教皇本笃十四世(Benedictus ⅩⅣ,1740—1758年在位)所制止。18世纪末叶欧美教会兴起的传教运动明显带有殖民扩张倾向和持有西方文化优越论偏见,因而在亚、非、拉美各国曾招致反感和抵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些地区的基督徒开始争取摆脱西方传教差会的控制,建立适应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教会,体现其民族意识和地方特色,从而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本色教会运动。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