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词条 | 实践能动性 |
释义 | 实践能动性 实践能动性 与“认识能动性”相对。实践的基本特性之一。实践能动性表现为两个方面: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又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两个不同方面紧密相联,互相促进。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变革物质客体的感性活动,是人在一定的意识和思想指导下具有明确目的的自觉行为和社会活动。实践能动性是意识或认识能动性的现实根源,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越发展,人的实践活动的自觉能动性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在实践自身发展中,对实践者的知识、思想等主观综合因素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能动性也是意识(或认识)能动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和证实。同时,任何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能动性都是有条件的。具体实践的能动性总是有限的,既受到人们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的限制,也受到当时当地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 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