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dch/16_1471496012_265/pic/jpeg/rId24.jpeg)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作家、演员 • 演 员
词条 | 程砚秋 |
释义 | 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 京剧演员。艺名初作菊农,改名艳秋,字玉霜,复改名砚秋,字御霜,北京人。满族,本名承麟。幼年家贫,学京剧,演青衣。6岁习艺,11岁登台。后得名士罗惇曧指教,又拜师梅兰芳,并受学于王瑶卿。长期在北京演出,艺术上勇于革新。根据自己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的唱腔,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所编演的剧本,如《鸳鸯冢》、《青霜剑》、《荒山泪》、《金锁记》(后改编为《窦娥冤》)等,大都表现旧时代妇女的悲惨遭遇,富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中年后兼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对舞台艺术和剧种源流等有所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程砚秋文集》。 ![]()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作家、演员 • 演 员 程砚秋(1904—1958) 京剧艺术家。艺名初作菊农,改名艳秋,字玉霜,复改名砚秋,字御霜,北京人。满族,本名承麟。幼年家贫,学京剧,演青衣。6岁习艺,11岁登台。后得名士罗惇曧指教,又拜师梅兰芳,并受学于王瑶卿。长期在北京演出,艺术上勇于革新。根据自己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的唱腔,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所编演的剧本,如《鸳鸯冢》、《青霜剑》、《荒山泪》、《金锁记》(后改编为《窦娥冤》)等,大都表现旧时代妇女的悲惨遭遇,富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中年后兼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对舞台艺术和剧种源流等有所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程砚秋文集》。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内蒙古、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