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J • jì • 偈
词条 | 偈 |
释义 | 偈 偈(jì) “偈陀”(梵语gatha译音)的简称,意为“颂”,即佛经中的唱词。 另见jié,qì。 出处:语词卷 • J • jì • 偈 偈(jié) ❶勇武貌。《太玄·█》:“其人辉且偈。” ❷急驰貌。《文选·宋玉<高唐赋>》:“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另见jì,qì。 出处:语词卷 • J • jié • 偈 偈(qì) 通“憩”。休息。《汉书·扬雄传上》:“度三峦兮偈棠梨。”三峦,观名。棠梨,宫名。 另见jì,jié。 出处:语词卷 • Q • qì • 偈 偈 梵文Gāthā的意译,亦译“颂”、“讽颂”、“孤起颂”,音译“伽陀”、“伽他”、“偈陀”等。佛经的体裁之一。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种类不一。主要有两种偈:一通偈,固定由梵文三十二音节构成,亦称首卢伽陀(Śloka);二别偈,共四句,每一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定。《百论疏》卷上:“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言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为偈,谓别偈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三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