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外国逻辑史
词条 | 逻辑学 |
释义 | 逻辑学 逻辑学 英文logic的音意合译。旧译“论理学”“辩学”“名学”等。形式逻辑(传统的与现代的)和辩证逻辑的总称。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特别是推理与证明的规律、规则,为人们正确地思维和有效交际提供逻辑工具。远在公元前7—前6世纪,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思想家即已开始进行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墨子、荀子以及墨家、名家都研究过名实关系的逻辑问题。相传古印度思想家足目(乔答摩)创立“五支作法”的推理形式,后在公元5世纪时由无著和世亲发展成为古因明,6世纪时,陈那及其弟子们创立体系比较严密的新因明的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全面地研究了形式逻辑理论问题,制定了以演绎法为主的形式逻辑体系,通常认为他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在近代,17世纪英国弗兰西斯·培根着重研究归纳法;19世纪英国穆勒进而研究判明现象间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17世纪德国莱布尼茨用数学方法研究有关的逻辑问题,开始有了数理逻辑的观念。18世纪德国康德的形式逻辑观点是形式主义的,但在他的先验逻辑中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有关辩证逻辑的理论问题。19世纪德国黑格尔批判地吸取了康德先验逻辑中的合理思想,建立了逻辑史上第一个辩证逻辑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不科学的,但其中也不乏合理的因素。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形成了科学的辩证逻辑。19—20世纪经过布尔、弗雷格、皮亚诺和罗素,建立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基础。随着数理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所制定的工具更加严密、精确和广泛使用,20世纪20年代后又相继形成和出现了许多新的逻辑分支。逻辑学越来越显示出它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外国逻辑史 逻辑学 英文logic的音意合译。旧译“论理学”“辩学”“名学”等。形式逻辑(传统的与现代的)和辩证逻辑的总称。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特别是推理与证明的规律、规则,为人们正确地思维和有效交际提供逻辑工具。远在公元前7—前6世纪,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思想家即已开始进行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墨子、荀子以及墨家、名家都研究过名实关系的逻辑问题。相传古印度思想家足目(乔答摩)创立“五支作法”的推理形式,后在公元5世纪时由无著和世亲发展成为古因明,6世纪时,陈那及其弟子们创立体系比较严密的新因明的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全面地研究了形式逻辑理论问题,制定了以演绎法为主的形式逻辑体系,通常认为他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在近代,17世纪英国弗兰西斯·培根着重研究归纳法;19世纪英国穆勒进而研究判明现象间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17世纪德国莱布尼茨用数学方法研究有关的逻辑问题,开始有了数理逻辑的观念。18世纪德国康德的形式逻辑观点是形式主义的,但在他的先验逻辑中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有关辩证逻辑的理论问题。19世纪德国黑格尔批判地吸取了康德先验逻辑中的合理思想,建立了逻辑史上第一个辩证逻辑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不科学的,但其中也不乏合理的因素。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形成了科学的辩证逻辑。19—20世纪经过布尔、弗雷格、皮亚诺和罗素,建立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基础。随着数理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所制定的工具更加严密、精确和广泛使用,20世纪20年代后又相继形成和出现了许多新的逻辑分支。逻辑学越来越显示出它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总 论 逻辑学 德国黑格尔著。后人称之为《大逻辑》,以别于他的《哲学全书》中第一部分的“逻辑学”(亦称《小逻辑》)。在1812—1816年间出版。全书分三篇:“存在论”“本质论”(以上为“客观逻辑”)与“概念论”(“主观逻辑”),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三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也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三个部分中辩证法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分。黑格尔认为逻辑学是“研究观念(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书中叙述了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自然界还没有出现,观念是作为超时空、超自然、超人类、超社会的纯粹思维发展着的。但他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把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当作思维的规律而加以表述,在概念的辩证法中猜测到了事物的辩证法。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近代哲学 • 著 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