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肠杆菌
释义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寄生于人或温血动物大肠里的一种细菌。除某些菌型能引起腹泻外,一般不致病,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对人体有益。但侵入人体其他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引起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等。可检查肠道病原菌的存在,以判断水质、食品或土壤的卫生状况。
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境生物学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的肠杆菌科细菌。按抗原结构可分为一百余种血清型。其中能引起腹泻的有:(1)肠产毒型大肠杆菌;(2)肠致病型大肠杆菌;(3)肠侵袭型大肠杆菌;(4)肠出血型大肠杆菌;(5)肠集聚型大肠杆菌。有些则引起肠外感染,如尿路感染、胆囊炎等。多数则不致病。因该菌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故大肠杆菌数量常作为水或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微生物学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氏菌”的俗称。人和动物肠道中一种常见重要细菌。变形细菌门,γ变形细菌纲,肠杆菌科。细胞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0.4~0.7)微米×(1.0~3.0)微米。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周生鞭毛。营养要求低,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产硫化氢,不利用柠檬酸,一般能发酵乳糖产酸。菌落较小(直径1~3毫米),圆形、稍隆、润湿、光滑、无色、透明。在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EMB)上可形成绿色金属闪光的特征性菌落。G+C摩尔百分比值48~52。已分离到的菌株达数万,多属肠道正常菌群成员。也可因生存条件变化而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胆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或尿道炎等疾病。按抗原结构的差异,可分100余种血清型,其中能引起腹泻的有肠产毒型大肠杆菌、肠致病型大肠杆菌、肠出血型大肠杆菌和肠集聚型大肠杆菌四类,尤以O157菌株为熟知,可引起患者痉挛性腹泻、血性粪便、低烧不退等症状。生命科学各类研究中的重要模式菌种,在许多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因该菌多来自人或动物肠道,故其数量常作为饮用水和食品等被粪便污染程度的指标。基因组大小为4.6×106碱基(K-12菌株)和(5.5~5.6)×106碱基(2株O157菌株)。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微生物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