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石窟寺
词条 | 大足石窟 |
释义 | 大足石窟 大足石窟 中国著名的石窟。在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石窟中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为大足石窟的一个特点。窟内石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多样的处理手法,并富于地方色彩。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石窟寺 大足石窟 中国著名的石窟。位于重庆大足境内。始刻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五代、两宋,终于南宋末期,明、清两代亦续有零星开凿。遍布大足县境内西南、西北和东北山区,总称“大足石窟”。主要分布在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和石篆山等处。以宝顶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最精美。石窟中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为大足石窟的一个特点。窟内石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多样的处理手法,并富于地方色彩。北山石刻中镌刻于唐乾宁年间(894—898)的净土变相图,作为背景的二层楼阁,是研究唐代建筑不可多得的间接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中国建筑历史 大足石窟 中国著名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大足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石窟中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为大足石窟的一个特点。窟内石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多样的处理手法,并富于地方色彩。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石窟寺与崖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