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雁塔
释义
大雁塔
大雁塔  中国佛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高僧玄奘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塔高5层。大历中增为10层,后经兵火,只存7层,高64.7米。正方形楼阁式砖塔,古朴雄伟。塔底正面两龛刻唐书法家褚遂良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唐代中进士者,都有登此塔题名的习惯,称“雁塔题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佛 塔
大雁塔  唐代楼阁式砖塔。原名“慈恩寺塔”。在今西安城南慈恩寺内。此寺曾集巨雁,传为圣灵化雁,故名。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倡议修建,以贮藏从印度取回梵文经典。塔七层,总高64余米,底边各长25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枋、斗栱及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比例适度,磨砖对缝,坚固朴实,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典型和艺术杰作。褚遂良书,唐太宗撰《雁塔圣教序》、唐高宗为太子时撰《雁塔圣教记》两碑即嵌于塔底正门两侧。四面石门门楣、门框上还雕有各种精美的线刻佛像、天王像、殿堂图等,均按比例详细刻画,屋脊兽吻、飞檐、风铃、斗栱、柱头历历在目,体现了唐代建筑特色,是研究唐代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大雁塔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高僧玄奘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塔高5层,大历中增为10层,后经兵火,只存7层,高64.7米。正方形楼阁式砖塔,古朴雄伟。塔底正面两龛刻唐书法家褚遂良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唐代中进士者多登此塔题名,称“雁塔题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陕西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