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释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一种概括。明清之际顾炎武已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近代维新派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由维新派思想家、宣传家麦孟华(1875—1915)提出(见《清议报》第38册《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后梁启超在《痛定罪言》(1915年)中引用此语,遂成一中国家喻户晓的用以表述爱国主义思想之名言。
出处:哲学卷 • 伦 理 学 • 中国伦理思想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个人对民族前途所抱有的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明清之际顾炎武从抗清斗争经历中提炼出来的主张。强调“国”与“天下”是两种不同内涵的概念,“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断定亡国只涉及皇帝一家一姓的灭亡,是改朝换代;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统治者任意鱼肉民众、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亡天下。“保国”是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的事情,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赋予“匹夫”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已成为每一个有感于中华腾飞的热血青年和志士仁人的习用语。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