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杂剧
释义
杂剧
杂剧zá jù  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有时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出处:语词卷 • Z • zá • 杂
杂剧  戏曲形式名。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晚唐已有杂剧之名,其后历代均见此名,有宋杂剧、元杂剧、南杂剧等。通常多指元杂剧,即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体裁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脚色有正末、正旦、净等。一剧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脚色唱到底;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杂剧  戏曲术语。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其特点各有不同。晚唐已有杂剧之名,唐代李德裕《李文饶文集》卷十二:“杂剧丈夫二人。”其后历代均见此名。有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南杂剧等。通常多指元杂剧。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