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词条 | 主我 |
释义 | 主我 主我 美国米德用语。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能觉察到的主动的我。与“客我”同用以解释自我。米德将自我的体系分为“主我”和“客我”两部分,即“主格的我”(I)和“宾格的我”(me)。前者是主动的自我,是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所作出的回答,属于个人的主体;后者是呈现在外部世界中的社会的自我,是按照他人和整个社会的观点来设想和认识的自我,它反映了法律、道德、社区的组织法规和期望。主我与客我经过反省,产生内化作用,才能反应自己的行为,发展为内在的连续感或认同感。即认知的主体与认知的客体产生交互作用,自我观念才能形成。米德主张自我不是个人的自我,而是社会性的自我,只可能存在于社会的人的交往过程中。这种观点来源于詹姆斯的关于自我的理论。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主我(I) 亦称“主体自我”。与“客我”相对。个体身心活动的承担者。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组成自我的两个部分之一。詹姆斯认为,它是个体思想和行动时意识到自我的主体。美国心理学家G. H.米德认为,主我是对他人态度进行反应的主动者,是人格中积极、能动、创造性的力量,引导和促使客我的变化和发展,但其活动受客我的限制和制约。 出处:心理卷 • 社会心理学 • 个体社会心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