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天体测量卫星 携带望远镜到大气层外空间进行天体测量的宇航器。继*依巴谷卫星工作结束后,一些国家又先后提出多个空间天体测量计划,主要有:(1)全天球天体测量干涉仪(GAIA)。为欧洲空间局“地平线2000”计划的优先项目。计划观测10亿颗暗至星等20等的恒星。对15等以内的恒星位置、自行和视差的观测精度为0.01毫角秒。并将通过观测给出多色测光结果,对部分天体还给出光谱资料。观测计划还包括对约50万颗类星体、太阳系中105
106颗小行星,以及外太阳系的观测。目的是对银河系的总体几何结构及其运动学做全面普查。另外,还通过观测对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理论进行新的检验。计划拟于2012年前实施。(2)空间干涉测量飞行任务(SIM)。为美国国家航宇局第一个空间干涉测量项目。它把3个共线干涉仪装在10米长支架上进行观测。对暗至星等20等目标的定位精度为4微角秒,可测定银河系到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中天体的视差,在不同基线上观测,用旋转综合成图法产生图像。目的是搜索外太阳系,研究恒星和太阳系的形成过程、恒星和星团的动力学,校正宇宙距离尺度,检测星际暗物质等。(3)德国多通道光度测量和天体测量干涉仪(DAVA)。为德国空间干涉测量项目。计划对暗至星等14.5等的2000万颗恒星测定其位置、自行、视差和光度。对9等星,其位置和视差的精度比依巴谷卫星好3倍,自行精度与依巴谷卫星相当或更高。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天文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