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主教会大分裂
释义
天主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会大分裂  亦称“西方教会大分裂”。1378—1417年天主教会的大分裂。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Gregorius Ⅺ,1370—1378年在位)从阿维尼翁(Avignon,在今法国南部)回到罗马不久于1378年死去。此后意、法两国封建君主争夺对教廷的控制权,于是产生两个教皇,分驻罗马和阿维尼翁,互相攻讦,各自开除对方教籍。英国、德意志大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意大利和中意大利承认罗马教廷;法国、苏格兰、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德意志一部则承认阿维尼翁教廷。1409年的比萨公会议试图调处无效,又选出第三个教皇,形成三教皇鼎立局面。后各派为共同对付胡斯领导的革命运动,又取得妥协。1417年在康斯坦茨公会议期间,选出新教皇马丁五世(Martinus Ⅴ,1417—1431年在位),驻罗马。持续四十年的分裂局面始告终。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天主教会大分裂  1378—1417年天主教会内部因推选教皇而引起的分裂。1377年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Gregorius Ⅺ,1370—1378年在位)由阿维尼翁(Avignon)迁回罗马,次年死去。意、法两国红衣主教团各在本国世俗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下,先后选出2个教皇,分驻罗马和阿维尼翁。各以正统自居,誓不两立。为了弥合分裂,1409年召开比萨会议调处,选出新教皇,但在位的两个教皇拒绝退位,于是形成鼎立局面。直到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另选新教皇马丁五世(Martinus Ⅴ,1417—1431年在位)驻罗马,分裂局面始告结束。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意大利中世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