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庙堂、祭坛等
词条 | 天坛 |
释义 | 天坛 天坛 ⑴ 儒教祭天的圆坛。建于京城南郊。原名“泰坛”。《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就是在京城南郊祭天的圆坛上焚烧祭物以祭天神。后世儒者有的赞同郑玄说,认为圜丘和天坛是两处祭天场所;有的赞同王肃,认为天坛就是祭天的圜丘。隋唐以后,王肃的解释成为定制。天坛是儒教最重要的祭天场所,坛分三层。祭天时,配享的神灵以及君主的先祖,都以品级高低,各层分别设神主牌位。坛墙南方北圆,取“天圆地方”的意思。天坛的高低、台阶的数量、坛面的颜色,儒教都有相应的规定。与天坛配套,还有宰杀牲畜、存放礼器等一系列建筑。其位置、规格,都有明确的规定。 ⑵ 儒教建筑。在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之制,于十三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二代帝王祭天祈谷之处。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外坛和内坛墙上均开门供出入,两坛之间的隔墙上开有成贞、琉璃二门。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内坛西墙内有斋宫,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原有牺牲所、钟楼等,已无存)。天坛占地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现已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庙堂、祭坛等 天坛 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穀)”的场所。位于北京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圜丘是每年冬至日“大祀”祭天之处,祈年殿是每年正月第一个辛日“祀皇天上帝”、“为民祈谷”之处。圜丘和祈年殿建造在南北纵轴线上,其间用宽30米和高于地面约4米的砖砌大道“丹陛桥”相连,大道两旁植松柏树,造成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主要建筑均为圆形以象征天。圜丘为三层汉白玉石坛,其北为皇穹宇,其围墙即为著名的“回音壁”。祈年殿为三重檐的圆形大殿,蓝色琉璃瓦顶,高38米,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坛“祈谷坛”上。殿身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围两排各12根柱,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此外,在主体建筑西侧,有供皇帝祭祀前夕斋宿之用的斋宫,西侧两重坛墙之间有准备祭典用乐舞和祭品的神乐署和牺牲所。天坛是中国现存精美的古建筑群之一。现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中国建筑历史 天坛 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在北京东城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圜丘是每年冬至日“大祀”祭天之处,祈年殿是每年正月第一个辛日“祀皇天上帝”、“为民祈谷”之处。圜丘和祈年殿建造在南北纵轴线上,其间用宽30米和高于地面约4米的砖砌大道“丹陛桥”相连,大道两旁植松柏树,气氛庄严肃穆。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主要建筑均为圆形以象征天。圜丘为三层汉白玉石坛,其北为皇穹宇,其围墙即为著名的“回音壁”。祈年殿为三重檐的圆形大殿,蓝色琉璃瓦顶,高38米,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坛“祈谷坛”上。殿身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围两排柱各12根,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此外,在主体建筑西侧,有供皇帝祭祀前夕斋宿之用的斋宫,西侧两重坛墙之间有准备祭典用乐舞和祭品的神乐署和牺牲所。天坛是中国现存精美的古建筑群之一。现辟为公园。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天坛 在北京市东城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穀)”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面积27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圜丘是每年冬至日“大祀”祭天之处,祈年殿是每年正月第一个辛日“祀皇天上帝”、“为民祈谷”之处。圜丘和祈年殿建造在南北纵轴线上,其间用宽30米和高于地面约4米的砖砌大道“丹陛桥”相连。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主要建筑均为圆形以象征天。圜丘为三层汉白玉石坛,其北为皇穹宇,其围墙即为著名的“回音壁”。祈年殿为三重檐的圆形大殿,蓝色琉璃瓦顶,高38米,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坛“祈谷坛”上;殿身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围两排各12根柱,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在主体建筑西侧,有供皇帝祭祀前夕斋宿之用的斋宫,西侧两重坛墙之间有准备祭典用乐舞和祭品的神乐署和牺牲所。现辟为公园,是中国现存精美的古建筑群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北京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