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窣堵波
释义
窣堵波
窣堵波sū dǔ bō  梵语,亦作率都婆、浮图、浮屠、塔婆。即塔。《大唐西域记·咀蜜国》:“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异。”
出处:语词卷 • S • sū • 窣
窣堵波  梵文Stūpa的音译,亦译“窣都婆”、“偷婆”、“塔婆”,意译“方坟”、“圆塚”、“大聚”、“灵庙”、“功德聚”等;梵文前亦可加“Buddha”,音译“佛陀窣堵波”,其讹略为“浮图”。即佛塔。《大唐西域记》卷一:“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由台(基台)、复钵(台上半球部分)、平头(祭坛,方箱形)、竿、伞五部分组成。最初形式为圆塚,即埋遗体或舍利于土中,累土石于上。至阿育王时,始造复钵式的塔。塔又分成两种,有舍利者称塔,无舍利者称支提(Caitya)。佛教规定,凡僧人以上者允许造塔,按地位高低限制级层,在家人不许造塔。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佛 塔
窣堵波  印度早期佛塔形式。为没有内部空间的半球形建筑物,用以保存佛陀的圣骨与遗物。1873年在中央邦帕鲁德村发现的早期窣堵波遗址,原建于公元前250年,在前1世纪初增加四个石雕门,奠定其基本形制。此后其尺寸扩大,塔座升高,塔顶伞盖级数增多。造型也不再是半圆覆钵形,而向直立塔造型发展,更具雕塑性。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是桑奇大塔。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外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