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塨
释义
李塨
李塨1659—1733  清初思想家。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从学于颜元。专治礼、数、射、御、兵法、乐等,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举乡试后入都,结交名士,研讨学术,使颜李之学广为传播。晚年修葺习斋学舍,讲学其中,从游弟子甚多。主张理气不可分。提出“理在事中”命题,认为“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论语传注问》)。注重实际知识,认为“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恕谷先生年谱》卷二)。要求诸生力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水火诸学,专一长一技。倡导亲身习行践履。指出理学家空谈“致虚守寂”之害,是宋明亡国的原因。认为“不行不可谓真知”,又提“知固在行先”。认为只要“以天下之农,分天下之田”,就能使“四民上下之食皆足”。主张“贵布粟,贱淫技,重农民,抑商贾”。在治学方法上,于南游后渐转入考据学,与颜元反对训诂、考证,稍具不同倾向。著作有《恕谷文集》等。后人编有《颜李遗书》。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李塨1659—1733  清初思想家。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从学于颜元,举乡试后入都,晚年讲学于习斋学舍。认为“以天下之农,分天下之田”,就能使“四民上下之食皆足”。他从使用价值角度,说“农助天地以生衣食”,“天下货物,非工无以发之成之”,“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但转移耳”。主张“贵布粟,贱淫技,重农民,抑商贾”。著有《拟太平策》、《大学辨业》等。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人物
李塨1659—1733  清初思想家。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从学于颜元。专治礼、数、射、御、兵法、乐等,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举乡试后入都,结交名士,研讨学术,使颜李之学广为传播。晚年修葺习斋学舍,讲学其中,从游弟子甚多。主张理气不可分。提出“理在事中”的命题,认为“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论语传注问》)。注重实际知识,认为“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恕谷先生年谱》卷二)。倡导亲身习行践履。指出理学家空谈“致虚守寂”之害,是宋明亡国的原因。认为“不行不可谓真知”,但又提出“知固在行先”。认为只要“以天下之农,分天下之田”,就能使“四民上下之食皆足”。主张“贵布粟,贱淫技,重农民,抑商贾”。在治学方法上,他南游后渐转入考据学,与颜元反对训诂、考证,稍具不同倾向。著作有《恕谷文集》等。后人编有《颜李遗书》。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