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地理学家
词条 | 李希霍芬 |
释义 | 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历任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等校教授,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联合会会长。长期从事野外实地考察,偏重地质、地貌学研究。在地理学方法论上,强调区域性原则对地理学的重要意义,认为地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区域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主张地理学与地质学沟通。1868—1872年在中国先后作了七次旅行,调查地质、矿藏、黄土、海岸性质与构造线分布等,尤关注自然资源的分布、山东煤矿和胶州湾港口。提出中国黄土风成的假说。著有《中国》(5卷)、《现代地理学的任务与方法》、《19世纪地理学的动力与方向》等。 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柏林大学博士。历任波恩、莱比锡、柏林大学教授,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联合会会长。长期从事野外实地考察,偏重地质地貌学研究。在地理学方法论上,强调区域性原则对地理学的重要意义,认为地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区域各种现象的相互联系,主张地理学与地质学沟通。1868—1872年在中国先后作了七次旅行,调查地质、矿藏、黄土、海岸性质与构造线分布等,尤关注自然资源的分布、山东煤矿和胶州湾港口。提出中国黄土风成的假说。著有《中国》三卷(附地图集二卷)、《现代地理学的任务与方法》、《19世纪地理学的动力与方向》等。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总 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