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竺乐
释义
天竺乐
天竺乐  隋、唐官方制定的九部或十部燕乐之一,源自印度,据说十六国时已传入西北边区。《隋书·音乐志》:“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隋
天竺乐  ⑴ 亦称“天竺伎”。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之一。舞者2人,着朝霞袈裟、行缠、碧麻鞋。有歌曲《沙石疆》,舞曲《天曲》。乐工12人,着皂丝布头巾、白练襦、紫绫袴、绯帔。用凤首箜篌、琵琶、横笛、筚篥、羯鼓、铜钹等乐器伴奏。  ⑵ 泛指天竺(今印度一带)乐舞。《隋书·音乐志》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可知公元346年已传入中国。《旧唐书·音乐志》载:“后其国王子为沙门来游,又传其方音。”作为具有佛教风味的乐舞,不仅在宫廷燕乐中占有一定地位,寺院佛事活动中的乐舞可能也受其影响。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