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è  见“阿邑”。   另见yì。
出处:语词卷 • E • è • 邑
  ❶古代称国为邑。《左传·桓公十一年》:“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杜预注:“邑,亦国也。”亦指封地、采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且宁子唯多邑,故死。”
  ❷京城。《诗·商颂·殷武》:“邑翼翼,四方之极。”
  ❸泛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如:通都大邑。《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是贪主已。”
  ❹旧时县的别称。如:邑宰。柳宗元《封建论》:“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❺时县的一种。《汉书·百官公卿表》:“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❻通“悒”。忧郁不乐貌。《汉书·杜邺传》:“忿邑非之。”
  另见è。
出处:语词卷 • Y • yì • 邑
  ⑴ 古代称国为邑。《左传·桓公十一年》:“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杜预注:“邑,亦国也。”亦指封地、采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且宁子唯多邑,故死。”  ⑵ 京城。《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⑶ 泛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如:通都大邑。《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是贪主已。”  ⑷ 旧时县的别称。如:邑宰。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⑸ 汉时县的一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一般名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