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渔
释义
李渔
李渔1611—1680  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明诸生。清顺治末移居南京,名其居为芥子园,开书铺编刻图书。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所作《闲情偶寄》中论戏曲部分为古典戏曲理论的重要文献,主张“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在创作上提出“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等要点。其戏曲创作以喜剧为主,适于舞台演出,影响较大。亦工诗文,兼善小说。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意中缘》、《奈何天》等十种,均存,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诗文集《笠翁一家言》等。今人辑有《李渔全集》。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清代作家
李渔1611—1680  明末清初文艺家兼造园家。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也曾筑园多处。据记载曾为贾汉复筑半亩园于北京紫禁城东北弓弦胡同,又在韩家潭筑芥子园。半亩园选石掇山,导泉为池,池中水亭,双桥通之。曾自营别业,称“伊园”。对造园理论有独特见解,掇山主张“平岗小坂”,以石包土,对后世造园影响颇大。著有《闲情偶寄》(又称《一家言》、《笠翁偶集》)等。今人辑有《李渔全集》。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园 林
李渔1611—1680  清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作传奇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诗文集《笠翁一家言》等。今人合编为《李渔全集》。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尚“机趣”“新奇”“脱窠臼”,主张戏曲创作“立主脑”“减头绪”“能于浅处见才”。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中国美学史 • 人 物
李渔1611—1680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字笠鸿、谪凡,号笠翁,初名仙侣,浙江兰溪人。明末诸生,入清绝意仕进。初寄寓杭州,又迁居金陵,以所居芥子园开设书铺,又率家养戏班走江湖卖艺。工诗文,尤以戏曲、小说名世。有诗文集《笠翁一家言》,戏曲集《笠翁十种曲》,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另有杂著《闲情偶寄》,其中《词曲部》和《演习部》专论戏曲创作和演出,为古典戏曲理论的重要文献,后人曾专刊为《李笠翁曲话》行世。今人辑有《李渔全集》。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作家、演员 • 作家、理论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