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命意;主张。如:文章立意深远,剖析透彻。王谠《唐语林·文学》:“所广征引,非李氏立意,盖李氏不欲窃人之功,有旧注者,必逐每篇存之,仍题元注人之姓字。”
出处:语词卷 • L • lì • 立
词条 | 立意 |
释义 | 立意 立意(lì yì) ❶打定主意;用意。如:立意从事教育工作。《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既然官人立意惓切,就相见一面也无妨。” ❷命意;主张。如:文章立意深远,剖析透彻。王谠《唐语林·文学》:“所广征引,非李氏立意,盖李氏不欲窃人之功,有旧注者,必逐每篇存之,仍题元注人之姓字。” 出处:语词卷 • L • lì • 立 立意 文艺美学术语。指文艺家对客观事物深入观察而获得的主题思想,是正式进入创作之前的一个准备,也是通过创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唐代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也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 出处:美术卷 • 通用名词术语 立意(alNiyyah) 亦译“举意”。俗称“举乜提”。伊斯兰教法用语。根据“一切行为,唯凭立意”的圣训,教法规定,穆斯林凡作一善功时必须内心清楚自己所做之事或是遵行教法规定的主命或是圣行功课,或是宗教道德要求的善举,或是履行自己的许愿,目的是取悦安拉,祈求得到他的悦纳和回报,并以意念或言词表示出来,称此为立意。立意对五功等宗教功修是前提条件,失之,则此功修无效。对做件有益他人的义举(如自愿施舍财物赈灾济贫、兴办公益事业、修建清真寺等),或兑现自己的许愿则为嘉行。有立意则此义举既是有益他人、得到人们赞许的行为,也是取悦安拉,得到其回赐的善功。立意是行为的动机,须虔诚纯正。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功修、礼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