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太一 太一( tài yī) ❶中国哲学术语。“太”是至高至极,“一”是绝对唯一的意思。《庄子·天下》称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太一”是老子之“道”的别名。《吕氏春秋·大乐》更明白指出:“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并提出“太一生两仪,两仪生阴阳”的说法。“太一”又和“太极”意义相近。 ❷指元气。《孔子家语·礼运》:“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注:“太一者,元气也。”又“太一”亦作“大一”,见《礼记·礼运》及疏。 ❸亦作“太乙”。星官名。属紫微垣,在天龙座内。《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❹一作“泰一”。传说中的天神。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史记·天官书》“太一常居也”张守节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❺道教神名。《真灵位业图》所列第一神阶之右位中,有玉天太一君,太一玉君,皆居玉清仙境。出处:语词卷 • T • tài • 太 太一 见“太乙救苦天尊”。 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神灵、神仙 太一 儒教信奉的天神。源于中国古代的“太一”信仰。汉武帝采纳谬忌建议,以太一为最尊贵的天神,把五帝仅作为太一的辅佐。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东南郊立祠祭祀太一,又在甘泉宫作太一祠,王莽改定上帝称号,称至上神为皇天上帝太一。东汉仅称皇天上帝。到郑玄为止,汉儒一般认为太一神就是至上神,与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异名同实。有人认为太一和黄帝一样,是成仙上天的人。有的儒者则认为太一就是北极星。晋代,太一神降为和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并列的天神之一。后来一度停止祭太一神,唐代又恢复太一祭祀。宋代,将唐代九宫神坛改为太一九宫神,有九宫太一、十神太一之说。南宋初,又在临安(今杭州)建太一宫。并将太一祭祀和祭天一样,定为大祀。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神 祇 太一 星官名。亦作“太乙”。属紫微垣,在天龙座内。《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星座(中国部分) 太一 ❶“太”是至高至极,“一”是绝对唯一的意思。《庄子·天下》称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太一”是老子之“道”的别名。《吕氏春秋·大乐》更明白指出:“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并提出“太一生两仪,两仪生阴阳”的说法。郭店竹简中有“太一生水”之说。“太一”又和“太极”意义相近。 ❷指元气。《孔子家语·礼运》:“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注:“太一者,元气也。”又“太一”亦作“大一”,见《礼记·礼运》及疏。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