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保
释义
太保
太保tài bǎo  官名。
  ❶西周设置,为辅弼国君的官。春秋后废,复置,次于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❷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的官。参见“太师
  ❷”。
出处:语词卷 • T • tài • 太
太保  古代官名。(1) 西周始置,为辅弼君王的重要大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春秋沿置,执掌朝政。西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与太师、太傅、少傅并称四辅,然无实际职掌。两晋时为上公,执掌朝政,开府置僚佐。南朝沿置,多用以安置元老勋旧或作为赠官。北魏、北齐或理朝政。北周改号三公。隋大业三年(607年)罢。唐代为赠予元老重臣的荣衔。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年用作加官。政和二年(1112年)改号三公,行使宰相职权,后亦作为加官。南宋、辽、金、元沿置。明初为皇帝辅弼大臣,职掌甚重,后渐成虚衔。清代沿置。(2) 指太子太保。掌辅导太子。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职官
太保  官名。(1)西周置,为辅弼君王的大臣,春秋沿置,辅佐君王,执掌朝政。西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与太师、太傅、少傅并称四辅,然无实际职掌。两晋时为上公,执掌朝政,开府置僚佐。南朝沿置,多用以安置元老勋旧或作为赠官。北魏、北齐或理朝政。北周号为三公。隋大业三年(607年)罢。唐代为赠予元老重臣的荣衔。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年用作加官。政和二年(1112年)改号三公,行使宰相职权,后亦作为加官。南宋、辽、金、元沿置。明初为皇帝辅弼大臣,职掌甚重,后渐成虚衔。清代沿置。(2)太子太保的省称。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