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T • tài • 太
词条 | 太医署 |
释义 | 太医署 太医署(tài yī shǔ) 我国古代兼有医疗与医学教育职能的机构。为医学史上最早的国家医学院。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更形完备,隶属太常寺。包括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医学分设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每科设博士一人,师、工、生数人至百人不等,医科与针科各配备助教一人。其中医科又分体疗(内科)、少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角法五科。药学部设药园师、药园生。 出处:语词卷 • T • tài • 太 太医署 官署名。掌医疗之法。兼有医疗与医学教育职能。为医学史上最早的国家医学院。三代已有医师上士、下士之职。秦汉少府属官置太医令、丞,掌医疗政令。有官职而无官署。西晋置医署,统于宗正。南朝宋更名太医署,隶门下省,旋废。隋唐因设,辖于太常寺。设令、丞、医监、医正、医师、医生等医官,掌诸医疗之法。设医博士、医助教各一人,掌以医术教授诸生,习《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即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设针博士、针助教各一人,掌教针生,习《经脉孔穴》、《九针》之法;设按摩博士一人,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疾;设咒禁博士一人,掌教咒禁生以咒禁拔除邪魅之为厉者。另有药园师指导药园生以时种莳、收采诸药。宋改为太医局,隶太常,仍兼医疗与教学。辽设汤药局,隶内侍省。金、元、明、清称太医院。清代下设教习厅,掌教医务。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机构、团体 太医署 官署名。北齐置。掌全国医药事务,以令、丞为长贰。隋代沿置,令、丞以下设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咒禁博士等。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加置医监、医正等。唐代在令、丞下设医监、医正,掌医疗之法,医师、医工掌诊治疾病,药师、药园师等配制和生产药物,医博士、针博士、按摩博士、咒禁博士负责教授生徒。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太医署 我国古代兼有医疗与医学教育职能的机构。为医学史上最早的国家医学院。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更形完备,隶属太常寺。包括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医学分设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每科设博士一人,师、工、生数人至百人不等,医科与针科各配备助教一人。其中,医科又分体疗(内科)、少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角法五科。药学部设药园师、药园生。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一般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