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史令
释义
太史令
太史令  官名。相传夏代置,掌文书。秦代为奉常属官。西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隶太常,掌天文、历法及修撰史书。东汉定员一人,秩六百石,专掌天时、星历,岁终时奏新年历,记载瑞应、灾异,不再撰史。魏、晋、南朝宋皆七品,梁一班,北魏正九品上。北齐置为太常寺太史署长官。隋初为太史曹(局)长官,员二人,从七品下,隶秘书省。大业三年(607年)改名太史监令。唐初复置,员二人,从五品下,隶秘书省。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太史监。北宋元丰改制后复置,为太史局长官,掌测验天文,考定历法。南宋沿置。辽代置为司天监长官。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为太史院长官。至大元年(1308年)升从二品。延祐三年(1316年)升正二品,后改称“太史院使”。元末朱元璋曾置为太史院长官,吴元年(1367年)改称“太史院使”。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太史令  中国古代掌管天文观测和推算节气历法的长官。设置始自秦汉。秦汉属太常;隋属秘书省,官署为太史监,长官为太史令;唐属秘书省,官署为太史局,长官为太史令;元代设官署太史院时,其长官亦称“太史令”。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总 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