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平天国战争
释义
太平天国战争
太平天国战争  19世纪中叶,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王朝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1851年初(清道光三十年底)洪秀全聚集各地拜上帝会成员,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攻占永安(今广西蒙山)。1852年4月,由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遂入湖南,奔袭长沙,久攻不下,乃挥师北上,攻占武昌。3月攻占金陵(今江苏南京),继占镇江、扬州。不久,清军在金陵、扬州城外,分别建立江南、江北大营,阻止太平军东进、北上。太平天国以金陵为都城,称天京;旋派出两支劲旅北伐、西征。北伐军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自浦口出发,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约今河北)进至天津附近的独流、静海,遭清军围困。1854年2月,北伐军突围南下,1855年5月,北伐军余部在山东茌平冯官屯覆没。由胡以晃、赖汉英率领的西征军溯江西上,攻占了安庆、九江、庐州(今安徽合肥)、武昌等重镇,后在湖南遭遇曾国藩的湘军,一度受挫,后由于翼王石达开赶抵湖口,坐镇指挥,大挫湘军水师,重占武昌。1856年春,因天京、镇江被围日久,东王杨秀清从西征战场调集大军回援,先解镇江之围,随之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天京解围,军势大振。同年秋,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等杀害,这时正在西征前线督战的石达开回京靖难,洪秀全处死韦昌辉,并留石达开在京辅政。次年夏,石达开由于不满洪秀全的疑忌与挟持,负气出走,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急剧恶化,武昌、九江、镇江相继失守,占领地区日益缩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俄侵略者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1862年春起,湘军多路分进合击,进抵天京城下,天京外围各据点陆续失陷;1863年12月,苏州、无锡失守;1864年3月,杭州、常州又失,天京被合围。6月1日,洪秀全去世,幼天王洪天贵福即位,李秀成执掌天京军政事务。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陷,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