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平鼓
释义
太平鼓
太平鼓  亦称“单鼓”、“羊皮鼓”。汉族、满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1) 流行于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陕西、宁夏等地。各地跳法不同,一般左手持鼓(鼓作蒲扇形,铁框,蒙革,鼓柄上套铁环),右手执鼓鞭,边打边唱边舞。旧时常用于祭祀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用以表现人们欢快的情绪。(2) 流行于甘肃兰州地区。舞队由持大旗者作前导,后随十几名锣手、几十至上百名太平鼓手。鼓为长约1米的筒形鼓,斜挂于鼓手肩上,鼓手右手持鼓鞭,左手扣鼓环以驾驭鼓身,使其在翻转中受击。表演时,旗为指挥,锣击节奏,鼓身飞舞。鼓手击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鼓队阵式变化多。场面壮观,气势磅礴。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太平鼓  单面握持槌击类膜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甘肃、河北、北京等地。各地名称相异,如“单鼓”“太平鼓”“旋鼓”等。鼓面蒙以羊皮,有圆、桃、团扇形等。柄端多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尾样式有别。鼓鞭分弯曲和垂直两种,各地长度不一,下端或系红绸巾等饰物。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右手持鞭敲鼓。现多用于舞蹈伴奏,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乐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