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乘数原理
释义
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  亦称“倍数原理”。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当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经济变量成倍数地变化时,该倍数称为“乘数”。如果自发总支出中投资增加,则乘数是投资乘数;如果自发总支出中政府支出增加,则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等等。自发总支出指总支出不受国民收入影响的各部分之和。乘数原理说明各种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因国民经济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对某一部门的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乘数概念最初由俄国经济学家杜冈-巴拉诺夫斯基提出。后为英国经济学家卡恩(Richard Ferdinand Kahn,1905—1989)用于解释投资与就业增加的关系。凯恩斯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联系起来,说明总支出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把乘数原理与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解释经济周期。
出处:经济卷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周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