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生物化学
词条 | 端粒 |
释义 | 端粒 端粒 染色体的天然末端。由端区DNA重复序列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有稳定DNA分子的作用。人端粒DNA长约10千碱基,随年龄及细胞分裂次数增多而缩短。体内由端粒酶合成,端粒酶突变也使端粒DNA变短。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染色体破坏,则细胞衰老而死亡。癌变细胞可激活端粒酶而阻抑其缩短,从而转化成具有无限分裂能力的永生化恶性细胞。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生物化学 端粒 染色体的天然末端。由端区DNA重复序列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有稳定DNA分子的作用。人端粒DNA长约10千碱基,随年龄及细胞分裂次数增多而缩短。体内由端粒酶合成,端粒酶突变也使端粒DNA变短。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染色体破坏,则细胞衰老而死亡。癌变细胞可激活端粒酶而阻抑其缩短,从而转化成具有无限分裂能力的永生化恶性细胞。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 • 肿 瘤 学 端粒 真核细胞染色体两端由特定重复DNA序列构成的结构。其功能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DNA的完全复制和参与染色体在核内的分布有关。不同细胞以及同一细胞的不同染色体的端粒长度是不同的。正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每复制一次,端粒即缩短一个重复序列,当端粒缩短到一个临界长度时,阻止细胞的进一步分裂,细胞将衰老死亡。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细胞生物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