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姓。汉代有邺凤。
出处:语词卷 • Y • yè • 邺
词条 | 邺 |
释义 | 邺 邺〔鄴〕(yè) ❶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战国魏文侯置县,都此。汉后为魏郡治所。东汉末年后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治所。建安十八年曹操为魏公,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时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周灭齐,仍为相州魏郡治所。北周大象二年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兵败,坚焚毁邺城。移州、郡及邺县于南四十五里安阳城,改置灵芝县于故址。隋开皇十年安阳复旧名,灵芝复名邺县。宋熙宁六年省入临漳。近代漳水南移,北城故址已隔在北岸,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村一带;南城故址仍在漳南。 ❷姓。汉代有邺凤。 出处:语词卷 • Y • yè • 邺 邺 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战国魏文侯置县,都此。西门豹、史起先后在此引漳水溉田。两汉为魏郡治所。东汉末年后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治所。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时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自曹操时至北齐,邺长期为河北地区最繁盛富庶的大都市之一。有二城,南北相连。北城曹魏因旧城增筑,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列峙冰井、铜雀、金虎三台;南城筑于东魏初年,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周灭齐,仍为相州、魏郡治所。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兵败,坚焚邺城,千年名都化为废墟。移州、郡及邺县于南四十五里安阳城,改置灵芝县于故址。隋开皇十年(590年)安阳复旧名,灵芝复名邺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临漳。近代漳水南移,北城故址已隔在北岸,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一带;南城故址仍在漳南。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地 名 • 都 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