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方言,称医生为郎中。始于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有“杨郎中”、“徐郎中”。
出处:语词卷 • L • lánɡ • 郎
词条 | 郎中 |
释义 | 郎中 郎中(lánɡ zhōnɡ) ❶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后改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初分车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高级部员。 ❷方言,称医生为郎中。始于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有“杨郎中”、“徐郎中”。 出处:语词卷 • L • lánɡ • 郎 郎中 官名。(1)战国为郎官通称。侍从君主左右,参与谋议,执兵宿卫。秦、西汉守卫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扈从,又分车、户、骑郎,隶郎中令(光禄勋)所辖郎中车、户、骑将。任满一定期限,选补内外官职。东汉分隶五官、左、右中郎将三署。魏、晋仍置。(2)郎中令省称。(3)西汉武帝以郎官供尚书署差遣,后成定制。东汉尚书台三十六郎,亦称“郎中”,秩四百石,协助诸曹尚书处理政务,职显权重。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郎曹长官,与“尚书郎”互称。唐代为尚书省左、右司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诸司长官。历代因之。品级略有不同。明、清为六部诸司长官。清代除六部外,理藩院、宗人府、太仆寺、内务府等机构亦置。(4)北宋初年太常博士、大理评事等官别称。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