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词条 | 夷狄禽兽说 |
释义 | 夷狄禽兽说 夷狄禽兽说 主张严格区别汉族与少数民族,视汉族为独贵,其他少数民族为禽兽的理论。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认为,“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与之道,非施之异类者也”(《读通鉴论》卷四)。以为王朝之更替算不了什么,最可痛恨是被少数民族所亡,视之为“生民以来未有之祸”(《黄书·古仪》)。不管汉民族内部发生什么变化,但有一条得坚持,就是不能让夷狄来统治华夏:“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异类间之。”(《黄书·原极》)这种民族主义思想有大汉族主义的倾向,但在20世纪初风行一时。章太炎说:“清初王船山尝云,国之变革不足患,而胡人之入主中夏则可耻。排满之思想,遂酝酿于胸中。”(《章太炎年谱长编》)刘师培说:“王船山先生有言,夷狄之于中国,厥类也。”(《攘书·夷种篇》)刘师培承王夫之之意,认为汉族再与满族相杂处,也要沦为夷狄了:“日与夷族相杂处,吾恐百年之后必陵灭至于无文而蔑不夷矣,千年以降将生理殄绝,反之太古之初而蔑不兽矣。”(《攘书·变夏篇》)竞相推崇夷狄禽兽说,是由于这一说法满足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排满的要求。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