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战 国
词条 | 郑国 |
释义 | 郑国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一说十年),受韩命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企图消耗秦国力,以阻止并延缓对韩国等国的兼并战争。秦王政采纳建议,征发大量民工,由他主持开凿西引泾水、东注洛河的灌溉渠,长达三百余里,灌田四万余顷。工程进行中,秦王察其意图,欲杀之,他说开渠对秦是万世之利,得以继续施工。渠成后,在盐碱性土地上引灌肥效丰富的泾水,史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曰‘郑国渠’”。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战 国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原为韩国水工,秦王政执政前期(约前246—前237),受韩命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企图消耗秦国力,以阻止并延缓对韩国等国的兼并战争。秦王政采纳建议,征发大量民工,由他主持开凿西引泾水、东注洛河的灌溉渠,长达三百余里,灌田四万余顷。工程进行中,秦王察其意图,欲杀之,郑说开渠对秦是万世之利,得以继续施工。渠成后,引用高含沙的泾水,灌溉盐碱地,肥效显著。《史记·河渠书》:“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曰‘郑国渠’。”裴骃《史记集解》引韦昭曰:“郑国能治水,故曰水工。” 出处:建筑水利卷 • 水 利 • 水利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