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乡村建设论
释义
乡村建设论
乡村建设论  主张以乡村“教育”、“改造”、“建设”来解决中国的出路和前途问题的政治理论。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代表人物有梁漱溟、晏阳初等。1928年梁漱溟提出村治的构想,作为复兴中国的起点和基础来加以提倡。1930年后他在广泛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将村治设想发展为乡村建设理论,认为复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复活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孔子文化)又铸造了中国的社会组织,形成了“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结构。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只能走农业立国、乡村建设的道路。认为这是中国民族自救运动的“最后觉悟”。他提出的乡村建设方案是:从乡村教育、农业改良、行政改革做起,由乡村影响城市,以农业促进工业,逐步建设一个因袭“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传统的新国家。晏阳初认为中国人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所以要在农村开展平民教育。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就有希望改造中国。针对中国农民的四大病症,他主张采用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以实现国家的新生和“民族的再造”。他们的主张在现代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也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