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X • xiānɡ • 乡
词条 | 乡试 |
释义 | 乡试 乡试(xiānɡ shì) 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分三场。考中的称为举人。 出处:语词卷 • X • xiānɡ • 乡 乡试 亦称“大比”,俗称“乡闱”。明清时期取得举人资格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开考,正科考试一般逢农历子、卯、午、酉年秋季八月于各地贡院内举行,故又称“秋试”、“秋闱”;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还增开恩科。主持考试之正副主考官由朝廷考选钦命特派。凡经科考、录科、录遗诸预备性考试合格的生员均可应考。考试三场,每场前后三日,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入场。三场考试依次为四书五经文、策问、试帖诗。取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额数,大省(如直隶、江南)可过百,中小省七八十或四五十不等,视各省土地、人口、赋税、文风、疆域而定。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乡试 科举三级考试之一。属初级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考试分两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试两场;汉人、南人榜试三场。中选者才能赴会试。明、清两代规定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分三场。每省有规定的录取名额,考中的称为举人,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