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符号互动论
释义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认为学校教育和课堂生活的过程是参与者之间以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的理论。主张人们是根据事物之于他们的意义而采取行动的,而这些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并通过诠释不断调整的。源于实用主义者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和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在教育领域以哈格里夫斯(David Harold Hargreaves,1939— )、凯迪(Nell Keddie)等为代表。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社会学
符号互动论  亦译“象征互动论”。主张社会学研究重点应放在人们通过符号信息的相互作用上的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这一概念由美国布鲁默从米德的社会互动概念发展而来。该理论侧重从心理角度研究社会,强调个人在互动过程中建构社会结构的能动性,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意识和运用符号的能力。自我不单纯接受外界的刺激,同时存在于同其他自我的关系之中,即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中。精神、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进行内向互动,发展自我。同时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人是行动的主体,又是行为的客体,个人通过自我互动,修正或改变其特定的行为取向,选择新的行为取向,因而社会是全体行为者相互调整的产物。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互动中寻找。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