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词条 | 等势学说 |
释义 | 等势学说 等势学说(equipotentiality assumption) 亦称“脑等位论”、“等势原理”。美国心理学家拉什里提出的大脑皮质感觉区功能学说。他在实验中发现大脑皮质感觉区的各个区具有同等的学习和贮存记忆痕迹的功能。皮质损毁面积越大,对学习和记忆的干扰越明显。他认为,大脑皮质的活动与大脑有效皮层的组织数量有关,而非决定于所在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大脑皮质某些部位切除后,其他部位照样可以发挥该部位原有的作用。将白鼠的视觉区破坏,它虽失去辨别形状的能力,但仍能辨别光线的强弱,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拉什里由此认为记忆痕迹并非存在于大脑皮质的某一特定部位,而是存在于大脑皮质所有发生功能的部位,而且各部位对保留习得活动而言,其作用是等势的。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