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总 论
词条 | 部派佛教 |
释义 | 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 从原始佛教中分裂出来的各个教团、派别的总称。据南传佛教史书记载,释迦逝世一百年后,古印度东部跋耆族比丘提出十条戒律的新主张“十事”,遭到教团以耶舍为首的诸长老比丘反对,为此召集七百比丘举行结集,宣布“十事”为非法。与此同时,认为“十事”正确的比丘也举行结集。于是,原始佛教开始分裂为两派,前者被称为“上座部”,后者称“大众部”。据北传佛教记载,释迦逝世一百年时,大天比丘创立五条新教义“五事”,受到教团诸长老反对,支持者被称为“大众部”,反对者称“上座部”。这次分裂,史称“根本分裂”。此后,两部进一步分裂,形成十几部或小乘二十部,史称“枝末分裂”。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总 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