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如:都是平时不用功,考试才会不及格。
❸表示强调。如: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
❹表示“已经”。如:天都黑了,他们还没收工。 另见dū。
出处:语词卷 • D • dōu • 都
词条 | 都 |
释义 | 都 都(dōu) ❶全。杜甫《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儒林外史》第一回:“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 ❷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如:都是平时不用功,考试才会不及格。 ❸表示强调。如: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 ❹表示“已经”。如:天都黑了,他们还没收工。 另见dū。 出处:语词卷 • D • dōu • 都 都(dū) ❶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如:建都,故都;京都;迁都。《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班固《西都赋》:“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❷周代“都”的广义为人众所聚的城,狭义为有宗庙的城。《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又《庄公二十八年》:“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❸相传上古地方行政区划名。(1)周制,四县为都。《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2)夏制,十邑为都。《广雅·释地》:“八家为邻,三邻为明,三明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有十二师焉。”王念孙《广雅疏证》认为此“盖虞夏之数”。 ❹唐末五代的军队编制。唐僖宗时,神策军分为五十四都,每都千人,由都指挥使统领。方镇亲军亦多称“都”。《新唐书·田█传》:“自料死士数百,号爪牙都。”《新五代史·吴世家》:“行密收儒(孙儒)余兵数千,以皂衣蒙甲,号黑云都,常以为亲军。” ❺大城市。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❻头目;首领。梁同书《直语补证》:“俗语:‘官到尚书吏到都。’吏之呼都,犹今人言张头儿、李头儿也。”明清对总督、巡抚也省称都。 ❼汇聚。《水经注·文水》:“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黄庭坚《题落星寺》诗:“岩岩匡俗先生庐,其下宫亭水所都。” ❽总共。如:都数;都计。曹丕《与吴质书》:“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❾任职。《汉书·东方朔传》:“都卿相之位。” ❿美盛;漂亮。《诗·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雍容闲雅,甚都。” ⓫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揆厥所元,终都攸卒。”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都,于也;卒,终也。” ⓬叹辞,表赞美。参见“都俞吁咈”。 ⓭姓。明代有都穆。 另见dōu。 出处:语词卷 • D • dū • 都 都 军队编制。唐代田令孜曾招募新军五十四都,每都千人。当时各都每立有名目,如武宁军(徐州)有银刀都之类。其统将称都将、都头。宋亦有之,在军和指挥之下,《宋史·兵志四》:“河北、河东强壮……五百人为指挥使,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四人。”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兵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