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农业科学卷 • 林 业 • 林 学 • 森林保护
词条 | 松疱锈病 |
释义 | 松疱锈病 松疱锈病 亦称“红松疱锈病”、“五针松干锈病”、“白松疱锈病”。松树病害。病原为锈菌目柱锈菌属茶藨子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寄主为红松等,转主寄主为马先蒿属、茶属植物。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新疆、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区。东北一年发生两次,性孢子和锈孢子生于枝干皮部,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均产生在转主寄主的叶片上。典型症状为松树枝干皮部略肿变软,5月出现裂纹,可见黄白色疱囊(锈孢子器),6月孢囊突出,呈杏黄色。单个锈孢子鲜黄色,成堆时橘黄色。防治法:严格实施检疫;清除病源,铲除转主寄主;适时修枝,连续2~3年用松焦油涂刷病部。 出处:农业科学卷 • 林 业 • 林 学 • 森林保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