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西 非
词条 | 尼日利亚 |
释义 |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Nigeria) 西非东南部国家。位于尼日尔河中下游,南濒几内亚湾,陆疆邻贝宁、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面积约92.38万平方千米。人口1.68亿(2011年),居非洲首位。全国有250多个部族,北部豪萨人、富尔贝人较多;南部伊博人、约鲁巴人、卡努里人较多。通用豪萨语、约鲁巴语、伊博语等,官方语言为英语。北部居民多信伊斯兰教,其他信基督教或拜物教。首都阿布贾。地形复杂多样。北部高地和东部山地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谢雷山(Shere)1780米。东北和西北为乍得湖盆地和索科托河谷盆地(Sokoto)。中部为尼日尔河-贝努埃河谷地,南部低山丘陵海拔200~500米,沿海带状平原多沙洲、沼泽和潟湖,有宽约160千米红树林。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自北而南年降水量200~3000毫米。资源物产丰富,河口三角洲石油天然气、埃努古煤矿储量分别居世界和非洲前列。南部热带作物产区,盛产油棕、橡胶、可可和名贵木材(非洲梧桐、柚木)、北部农牧区花生、棉花等农牧产品世界闻名。非洲古国之一。公元8世纪起,豪萨人、约鲁巴人等先后建立国家,创造了灿烂的贝宁文化。15世纪大部地区属桑海王国。1472年起,葡、荷、英、法等国殖民者相继侵入,贩运奴隶。1861年英国在拉各斯建立殖民据点后,不断向内陆扩张。1900年南、北尼日利亚均沦为英国“保护国”。1914年全境被合并组成“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1954年改称“尼日利亚联邦”。1960年10月1日宣告独立。1961年,英托管地喀麦隆北部并入。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居非洲前列。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产量居非洲首位)为国民经济支柱,财政收入的80%和外汇收入的95%依靠石油。还开采煤、锡、铌、钽、铝、金等。加工业以农矿原料加工为主,有炼油、炼铝、石化、钢铁、纺织、机器制造等企业。电力(以水电为主)工业较发达。沿海鲱、沙丁鱼和虾捕捞业著名。出口石油及其他矿产和农产品,进口机械设备、车辆、粮食和日用品等。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总长19万千米。拉各斯的阿帕帕港(Apapa)为西非著名大港。 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西 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