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测量学
词条 | 构想效度 |
释义 | 构想效度 构想效度(constructional validity) 亦称“构念效度”、“结构效度”。测验对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量程度。是最重要的一种效度。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赫(Lee Joseph Cronbach,1916—2001)和米尔(Paul Everett Meehl,1920—2003)1955年提出。确定方法主要有:(1) 测验内法,确定测验的内容效度、分析被试的反应过程、考察测验的同质性等;(2) 测验间法,考察测验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因素效度等;(3) 效标关联法,计算测验结果与某一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4) 实验操作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测验分数的变化。构想效度的出现,是自比内发明智力测验以来,测验领域中最为显著的变化,至今仍影响着测验领域。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测量学 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亦称“构念效度”、“结构效度”。效度最重要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赫和米尔1955年提出。测验对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量程度。确定方法主要有:(1) 测验内法,确定测验的内容效度、分析被试的反应过程、考察测验的同质性等;(2) 测验间法,考察测验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因素效度等;(3) 效标关联法,计算测验结果与某一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4) 实验操作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测验分数的变化。构想效度的出现,是自比内发明智力测验以来,测验领域中最为显著的变化,至今仍影响着测验领域。 出处:心理卷 • 心理统计与测量 • 心理测量 • 测量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