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在文件上亲笔署名或画押。如:签名;签字;签押。
❷用简单的文字拟具意见。如:签注。
❸旧时官府交给差役拘捕犯人的凭证。如:朱签;火签。《红楼梦》第四回:“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 ㊁〔籤〕
❶一头尖锐的细小杆子。如:牙签。
❷用作标志或记注的纸条、布条或小牌子。如:标签;浮签;书签。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❸信手抽出或拈起的竹签或纸条,用以决定彼此或次序。参见“抽签”。
❹一种卜具。用竹削制而成,上编号数,贮于筒中,供信仰者向神佛问事吉凶之用。每签均有诗相配,谓之签诗或签语。求签时持筒摇之,及签落,验其号数,以签诗决休咎。
❺记注;记注的文字。《世说新语·文学》:“〔殷浩〕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一道人,问所签,便释然。”又:“殷中军(殷浩)读小品,下二百签。”
出处:语词卷 • Q • qiān • 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