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说;曰。如:人云亦云;不知所云。《论语·子罕》:“子云:‘吾不试,故艺。’”
❷为;是。《后汉书·袁术传》:“虽云匹夫,霸王可也。”
❸有。《荀子·法行》:“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❹友善。《诗·小雅·正月》:“洽比其邻,昏姻孔云。”
❺如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❻或许。《列子·力命》:“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
❼作语助,无义。(1)用于语首。《诗·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2)用于语中。《诗·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3)用于语末。《礼记·乐记》:“故圣人曰礼乐云。”《史记·伯夷列传》:“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❽姓。汉代有云敞。 ㊁〔雲〕
❶悬浮在空中由水滴或(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集体。底部不接触地面。按云底的高度不同,一般可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三族。外形成层、成块,或呈波状。云状演变常能表明大气结构情况和天气的变化。
❷比喻多。如:云集。
❸云南的简称。如:云腿;云烟;云贵高原。
出处:语词卷 • Y • yún • 云